系统的功率因数由来以及对并联电容器的需求

系统的功率因数由来以及对并联电容器的需求

2019-12-02 09:23 恒盛
二维码
137

  由绝缘材料隔开的任何两个金属导体就可以形成一个电容器,它能储存电荷,也能释放电荷。目前生产出的电容器种类较多,比较常用的有,其作用可以使达到峰值状态的电压降低下来,保护了电路以及其他设备。

系统的功率因数由来以及对并联电容器的需求1.jpg

  在交流电路中,大多数负载设备都是感性的电荷,设备实际所做的有功功率总是小于系统电压与电流关系组成的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负载的视在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表的超前和滞后反映了线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滞后就是电流的相位落后于电压的相位,说明线路是感性的,发电机的负载是主要类型。超前是指电流相位领先于电压相位,说明线路是电容性的,负载中的电容过大,这通常发生在电容补偿中。正常负载很少是电容性的。

  功率因数过高往往会使电网不稳定,容易产生谐振,导致设备故障。但如果线路上缺少容性负载,功率因数提前,仪表的接线通常会出现问题甚至损坏。

  所述功率因数过低,会产生额外的损耗问题。使用并联电容器来降低线路损耗,使变压器和其他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同时还会减少供电系统的负担,提供良好的供电氛围。

  综合上述所介绍,提高功率因数的简便方法是使用并联电容器在线路上补充超前的容性电流,平衡设备上的滞后电感电流,使无功电流减小到一定范围。

  相关阅读: